旅拍
作文
视编
朋圈
AI
点滴学习 网享交流
>>

AI 栏目

科幻概念解读:第N类接触

这一划分源于美国不明飞行物研究专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J. Allen Hynek)。为了便于详细研究,他在1972年的著作《飞碟经验:一项科学研究》中提出了一套分类系统,将人类与外星生命或不明飞行物的“近距离接触”分为三类。

 

【第一类接触 】
指的是目击不明飞行物。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笔者小时候有三位同窗友人痴迷飞碟,每晚放学必结伴回家,两人看路一人观星,轮流为地球值班。他们每周都会有新的发现,将目击报告整理成了厚厚一本周记,代价是小小年纪就患上了颈椎病。

《外星人保罗》为例,看到飞碟是第一类接触。

 

第二类接触 】
指的是目击到不明飞行物对目击者或目击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比如元人叶子奇《草木子》记载:“洛阳有大星陨地,滚行数十丈,草木皆焦,北抵山石,其土石皆融液而流。须臾,复望西飞去”就可以看作是这类接触的记录。可见这架失事的飞碟还没来及地上烙个麦田圈就匆匆地逃走了。

《外星人保罗》为例,飞碟留下痕迹、拍死个把人是第二类接触(假设人们还没见到外星人)。

 

【第三类接触】
则高级得多,它需要人类直接目击一个外星生命的个体,无论旁边有没有UFO出现。

以《外星人保罗》为例,看见外星人是第三类接触。
刚才那三位友人除了目击飞碟外还坚信老师同学之间存在外星间谍,这显然是第三类接触的定义难以涵盖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第四类接触——人类与外星生命发生直接接触。在这些事例中,外星人像远方的大表舅一样向你嘘寒问暖,像出租车司机一样和你海侃全球视角,然后安排异性外星人和你发生关系。第五类接触则是人类与外星生命进行文明沟通。由于一些外星人研究的神秘主义化,与外星人产生心灵感应、用意念召唤UFO等比较有争议的事例也会被包括进后两种接触。但这两种接触并未被UFO研究者所普遍接受(可见维基百科“人与外星生物接触”词条)。

 

我们按照接科幻里的接触风格来分类,也可以分成三类
无论这些事例靠不靠谱,科幻小说、电影中以这些近距离接触事件作为背景来发挥想象总是屡试不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1)低调型
在这些作品中,人类一般是阴差阳错地与外星生物邂逅。孤僻小孩遇到走失的外星人(电影《E.T.》)或者外星狗(电影《长江七号》);孤胆特工奉命调查奇案却发现神秘美女来自外星(小说《世界末日阴谋》),这些故事显然都源自那些传唱不息的“目击事件”。或者是千方百计地将外星生命藏匿在日常生活之中,或是主人公被迫卷进不可告人的阴谋,总之越是隐秘,就越是刺激。
(2)高调型
通常的地外文明接触事件通常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较强调视觉效果的电影则要求外星文明光明正大地降临地球。派巨大的外星飞船在城市上空悬停也可以(电影《独立日》、《第三类接触》),将成千上万个飞碟编成队列开往地球也可以(电影《火星人玩转地球》),反正得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并且,用这种阵势一般就是要带来世界大战了。
(3)不着调型
当然,也有一些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和经历比较荒谬。《关公大战外星人》中的外星人来到香港用打砸抢的方式警醒地球人远离战争;《天际浩劫》中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只是用蓝光吸走一个又一个人的大脑,让人搞不懂这些外星爷爷是要干什么。
不过,外星人究竟有没有和地球人进行过接触?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进行接触?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而我们通过科幻作品对近距离接触进行探讨,大多也只能基于人类本身的思维出发。君不见《E.T.》中外星人带来的其实是斯皮尔伯格想象中的父爱,《地球停转之日》弥漫着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对敌对阵营的恐慌,而《第三类接触》(1977年电影)则无处不在设置基督二次降临的宗教隐喻。这些作品反映的都是作者和读者、观众内心的情结,服务的是人类情感宣泄的需要。要想知道外星生命怎么跟我们打招呼,也许还得等他们来了才能见分晓。

 

转载请注明出自科幻公众号。

出处:科幻公众号

栏目:AI
2016-05-08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显示、音视频不完整 请选择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微学24小时网(wx24.cn
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