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和蒋介石,是后孙中山时代,国民党内部影响最大的两股政治势力。论党内资历,汪精卫远胜蒋介石。汪精卫参与过1905年同盟会的筹建,并被推举为评议部议长,是同盟会早期重要的笔杆子。这时候的汪精卫才20多岁,口才好、文笔好,是孙中山宣传革命的得力干将。蒋介石则一直到了1922年陈炯明叛变,在永丰舰与孙中山患难与共一个多月后,才开始得到孙中山的重视、信任。
孙中山去世前,汪精卫已经是国民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1925年初孙中山病危时,汪精卫为他草拟了遗嘱,并得到了孙的认可、签字。当年七月,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被推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而此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在军队中,蒋的职务不是最高的(在他上面还有许崇智),实力也未必是最强的(李济深第四军兵力更强)。但蒋介石的地位却是稳步提高,汪精卫则越来越失势,完全不是蒋的对手,这是为何呢?
一般都认为,蒋介石有军权,而汪精卫是政客,没有军权,所以斗不过蒋。但其实蒋介石的军权也没有那么的稳固。1927年8月,桂系和武汉国民政府一起合作,逼迫蒋介石下台,蒋的第一大将何应钦就没有支持蒋。可见,蒋对军队的控制也没那么强。汪精卫也并非对军队没有影响。1925年时,汪精卫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并担任全军总党代表,可在各军任命党代表。当时国民党还在和苏联合作,党代表的权力很大。比如张发奎等有实力的军人,也是支持汪的。可见,汪精卫斗不过蒋介石,并非仅仅是没有军权的原因。
笔者下面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除了军事以外,汪精卫还在哪些方面,不如蒋介石。
1、首先就是蒋介石比汪精卫更有魄力,更有决断力。汪精卫则意志薄弱。
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有些冒险的发动了这次事件。他借口中山舰的“异动”,突然宣布广州戒严,派兵逮捕了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及各军多名党代表,包围了苏联顾问住宅及一些机关。由于苏联方面的妥协退让,蒋介石极大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汪精卫则表现的比较软弱无能。汪精卫是国民政府主席以及军事委员会的主席,蒋介石不请示他,擅自调用军队,极大的侵犯了他的权威。汪精卫想寻求李济深等各军军长的支持,反击蒋介石,但是却没有得到支持。汪精卫选择辞职、出走国外。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汪精卫意志薄弱的缺点表现的很明显。蒋介石发动了事变,严重侵犯了汪精卫的权威。汪精卫想反制,却得不到苏联代表和其他将领的支持。这对汪精卫来说确实是个严重的失败。但汪精卫却并非一定要辞职、出走。
蒋介石虽然冒险成功,但毕竟根基不牢固。苏联人也并非真心支持蒋介石,只是为了北伐大局,妥协而已。李济深等各军军长只是保持中立,并没有反对汪精卫。蒋介石在这次事件中,也不敢直接针对汪精卫。汪精卫还是能够保住自己国民政府最高领袖的位子的。对于汪精卫来说,还是有积蓄力量,反击的机会的。汪精卫是当时的左派领袖,他轻易辞职、出走,左派更是群龙无首,等于把最高权力拱手让给了蒋介石。
当时北伐战争即将爆发,国民党的地盘快速扩张。蒋介石、唐生智、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冯玉祥等人都趁机大规模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汪精卫在这一重要时期,却跑到了国外,他的势力没有得到增长。
如果他在中山舰事件后,忍辱负重留下来,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下,未必没有反击蒋介石的机会。在北伐战争中,他作为国民政府主席,是有较大机会瓜分到胜利果实的。
2、汪精卫政治上缺乏主张,左右横跳
自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以后,蒋介石就“跳反”了,成为了国民党新右派的代表。汪精卫则被认为是国民党内左派的领袖。
后来蒋介石在1927年4月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而汪精卫在7月发动了“七一五”政变,也“跳反”了。
“跳反”时间上,汪精卫比蒋介石晚了一年多。对于右派分子和反动分子来说,肯定蒋介石更值得追随。谁知道汪精卫是不是迫于形势,被迫“跳反”呢?
汪精卫可谓是投机分子。在左派遇到困难的时候,汪精卫这左派领袖,竟带头背叛革命,跳向右派。但这样,汪精卫既失去了左派的拥护,在吸引右派方面,也落后于蒋介石。
3、汪精卫老婆的能量不如蒋介石的老婆
汪精卫的老婆是陈璧君,此人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国民党人。她1905年就加入了同盟会,做过筹款等工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陈璧君当选过国民党监察委员、常委,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并非靠丈夫。
蒋介石的妻子则是宋美龄。论个人能力的话,宋美龄也算很强的。但是陈璧君是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党内地位可比宋美龄强太多了。
综合个人能力、党内地位的话,陈璧君更胜一筹。但是蒋介石跟宋美龄结婚,给自己带来了两个极其重要的盟友。
首先就是宋子文。宋子文是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在国际银行任职。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学历、职业经历也是非常耀眼的。在一百年前,这更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宋子文早在1924年8月,就已经担任了广东政府的央行行长,1925年成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很多人认为宋子文的发达靠的是蒋介石。其实不然,蒋宋1927年底才联姻。在1925年,宋子文已经是国民政府掌握财政金融的重要人物了。
宋子文不仅仅掌握财权,而且与江浙的大资本家关系密切。得到了宋子文这个盟友,蒋介石实力大增。因为蒋介石是军人,对于财政、金融,对于如何与资本家打交道,蒋介石以及他手下的将领都并不擅长。对于军阀来说,没有了财政支持,军队随时都会瓦解。宋子文这个掌握钱袋子的盟友对蒋介石来说太重要了。当年刘邦评论功臣,认为萧何是第一位,胜过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宋子文就是蒋介石的萧何。
孔祥熙也同样是一个财政、经济方面的人才(他是耶鲁大学的理化硕士)。孔祥熙是孙中山的连襟,深得孙先生的信任,是《总理遗嘱》的签字人之一。1926年冬孔祥熙被任命为广东省财政厅长,1927年3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实业部长。孔祥熙一样在国民党内部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与宋美龄结婚,蒋介石和宋子文、孔祥熙成了一个家族的人,利益绑定在了一起。这次婚姻,对于蒋介石来说太划算了。第一,蒋得到了两个在中国极为稀少的擅长财政金融的人才。第二,通过这两人,蒋跟江浙财阀拉上关系。第三,两人的美国名校留学背景,也有助于蒋获得英美的支持。
蒋介石的老婆可以说让他少奋斗了20年。而汪精卫的老婆,虽然能力很强,但是作用却没那么大(甚至没少坑他)。
4、蒋介石的盟友比汪精卫更多
对于政治人物来说,盟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民国这样的乱局中。
而蒋介石就是一个善于与其他势力结盟的人。宋子文、孔祥熙是他的姻亲,也是最亲密的盟友。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有很多盟友。这些盟友虽然不如宋、孔可靠,但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就是张学良的支持。蒋介石早在1928年就开始有意拉拢张学良,得到了张的好感、信任。在1930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正是张学良站在了蒋介石那边,这样蒋才顺利的击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等的联军。如果张学良站在了阎锡山、冯玉祥那边,那蒋介石是没法在军事上取胜的,他的地位也会很危险。从1928年到1936年,蒋、张维持了8年的盟友关系,在尔虞我诈的民国乱世,这是很难得的。
在1927年6月,蒋介石还和冯玉祥建立了联盟。当时正值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对立时期,冯玉祥的支持,极大地稳定了蒋的地位。不过后来两人的关系被老谋深算的阎锡山给离间了。
阎锡山此人阴险狡猾,但是却比较自私、贪利、热衷自保。在1929年与冯玉祥作战的时候,蒋介石尽力的以金钱、官职拉拢阎锡山。最终在1929年,阎锡山一直没有参战(阎锡山在1930年初才对蒋介石动手)。蒋介石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可以单独与冯玉祥作战。
在面对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外部对手的时候,蒋介石不希望党内出事。于是他在国民党内部拉拢到了重要人物胡汉民。1928-1930年两人结成了盟友,蒋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担任立法院院长。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备受抨击,地位很不稳固。他选择了与汪精卫合作,以巩固自身的权力。汪精卫担任行政院院长,负责政事,蒋介石担任军委会委员长,负责军事。一直到1939年汪精卫投降日本,两人的关系才彻底破裂。
蒋介石的对手非常多,但他很注意拉拢盟友、分化敌人,避免同时对付太多的敌人。
而汪精卫在这方面则做得并不好,他缺乏重量级、长期性的盟友。汪精卫作为文人政客,非常需要与武人盟友。国民党内部军头众多,比如李宗仁、陈济棠、冯玉祥、阎锡山、刘湘等。汪精卫却并没有能够与其中某一两位结成巩固的同盟。在党内,汪精卫与胡汉民也缺乏合作,反倒在国民政府初期,让胡汉民站在了蒋的一边。在面临蒋介石这一大敌的情况下,汪精卫并没有调和与胡汉民的矛盾,实在是失策。
5、蒋介石部下人才更多样化,汪精卫部下人才单一
蒋介石本是军人,汪精卫是文人。但蒋介石手下却不仅仅只有军人,还有宋子文、孔祥熙这样的财经专家,有戴笠这样的特务人才,有陈果夫、陈立夫这样负责党务的,有陈布雷这样的政务精英,有杨永泰这样的谋士,甚至还有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黑社会打手。蒋的麾下,政治、军事、经济、党务各方面的能人都有。而汪精卫的手下,如陈公博、顾梦余等,都是文人政客。
汪精卫是一个缺乏理想目标、缺乏毅力、目光短浅的政治投机分子,而蒋介石则是枭雄。投机分子怎么能斗得过枭雄呢?
作者:贺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