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1年第20期

>>

音影 栏目

抗日战歌 | 中华民族永远传唱的进行曲

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沦陷,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并施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 ,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

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战歌是战斗的号角,是愤怒的咆哮,是团结的心声,是杀敌的呐喊!抗日战歌始终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坚持斗争。

今天,抗日战歌还在回响,还在给历史伴音,还在回放中华民族遭受屠杀和苦难的述说。今天,抗日战歌更是中国人民牢记伤痛、走向强大的进行曲!

回顾:抗日战歌(选)——那些中华民族永远会传唱下去的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

1、《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英勇抗日的不屈精神。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团结就是力量》
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抗日战争的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团结奋战的号角,流传到今天,已经60多年。现在不论在城市、农村,团结奋斗始终是华夏民族的主题曲,成为久唱不衰的“进行曲”。

解放军千人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3、《黄河大合唱》
这是一部歌颂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史诗。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民众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

 

4、《大刀进行曲》
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7年7月,作曲家麦新在上海创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为歌颂当时在长城附近用大刀奋勇砍杀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而作。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5、《游击队之歌》
1937 年,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南京、武汉到达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部队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贺绿汀的创作热情,《游击队之歌》的词曲终于在煤油灯下跃然纸上。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游击队群体英雄形象。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曲目《游击队之歌》

 

6、《毕业歌》
1934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桃李劫》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新开拍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  该曲表现了当时年轻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重温毕业歌,不忘报国志

 

7、《八路军进行曲》
1939年抗战期间,由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创作。郑律成是朝鲜籍爱国青年。《八路军进行曲》一经问世,便像嘹亮的冲锋号一般,鼓舞着无数革命先驱奋勇杀敌。解放战争时期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确定该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八路军进行曲》

 

8、《到敌人后方去》
诗人赵启海和作曲家冼星海共同创作。1938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下,无论党派,无论阵营,全国上下都齐心协力抵抗外辱。这首歌曲以振奋人心的曲调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军民,面对艰难的形势满怀信心地坚持抗战。

音乐舞蹈《到敌人后方去》

 

9、《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1937年11月,凯丰和吕骥遵照毛主席指示,为抗大创作了这首校歌。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这首歌庄严雄壮、铿锵有力,又朝气蓬勃,极大地鼓舞了军校学员们的抗战斗志,同时又传唱至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各地,激发广大青年奔赴抗日前线的斗争热情。1989年1月9日,国防大学在首届党代会上,正式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确定为国防大学的校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在晋察冀边区创作了这首歌曲。曹火星根据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蓝本,经过反复修改写出了这首歌曲。后经过毛主席提议,添加了"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抗战胜利后,共产党高举的胜利之旗,又一直飘扬到新中国诞生,飘扬到今天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众多的抗日战歌,诞生于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血与火的年代,凝聚着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子孙永远会传唱下去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决不允许外族的屠刀再一次架到中华民族的头上。

出处:微文周刊
------------------------------------------         短评留言         ------------------------------------------


栏目:音影
2021-12-19[顶] (
微文周刊 2021年第20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