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21年第20期

>>

镜头 栏目

人都是由女人生的,地球上最初没有人,第一个女人是从哪来的?

每一秒,地球上都有大概4位人类婴儿出生。每一条新生命都是由母亲孕育的,无论哪个年代都是如此。既然人都是由女人孕育而来,如果一代一代往回倒推时间,总会到达人类还未出现的时候,那么,第一个女人是怎么诞生的呢?她如何孕育出后来的全人类呢?

目前,全球人口已逾79亿。自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产力有了大幅提高,人口也随之暴涨。20世纪初,全球人口为16亿。到了中叶,人口超过25亿。到了20世纪末,全球人口已达60亿。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人口相对于今天一直处在低位。在公元元年,全球人口估计只有2亿。而在5000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全球人口只有1000多万。1万年前,全球人口只有500万。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倒推到更加久远之前,全球人口将会变得很少,少到只有几百上千人。显然,这些人是目前全人类的共同祖先。也正因为全人类有着时间上较为接近的共同祖先,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之间才能够自由混血,所有人类同属于一个物种——智人。

在父系这边,通过族谱回溯,不少人可以找到上千年前的父系共同祖先。但要找到更早之前的父系共同祖先,就需要借助于生物学。根据生物学,男性的性染色体包含一条特有的Y染色体,这条染色体只会由男性传给男性后代。

另一方面,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都是X,那么,如何从生物学上来追溯母系的共同祖先呢?

在人类的细胞中,线粒体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细胞器,它的最主要作用是合成ATP,这是细胞进行各种活动的能量源。在线粒体中,也存在着DNA,这种DNA比较特别,它们基本上不会出现基因重组,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只能由女性传给后代。

在精细胞中确实也会包含线粒体DNA,因为它们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才能不断向前游动。然而,当它们到达目的地,其中一枚与卵细胞结合时,所有线粒体会被破坏掉。而卵细胞包含大量的线粒体DNA,所以后代的线粒体都是来自于母系。

线粒体DNA不分男女,所有人类身上都有,但只能遗传自母系。因此,通过独特的线粒体DNA,可以追溯目前全人类的母系来自于哪里,又是在什么时间出现。

结果表明,目前全人类的母系最近共同祖先是生活在15万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智人,科学家把她命名为“线粒体夏娃”,她是所有现代人类之母。但需要强调的是,线粒体夏娃并非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人类。

进化生物学家认为,在线粒体夏娃那个时代,人类祖先遇到了进化瓶颈,当时可能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人口数量锐减,到了灭绝的边缘,线粒体夏娃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当然,当时也有其他女性幸存者。

虽然当年的那些女性也有可能留下后代,但到了某一代时,那些女性的后代中只有男性,没有女性,导致她们的线粒体DNA断代,无法继续遗传下去。而线粒体夏娃的每一代后代都至少有一位女性,所以她的线粒体DNA可以一代代遗传下来,最终让现代全人类都有继承。

另一方面,与线粒体夏娃结合的男性并非现代所有男性的父系祖先,因为到了某一代,这两位人类祖先的后代可能就只有女性,而没有男性,所以当年与线粒体夏娃结合的那位男性已经失传了Y染色体。

生物学家通过分子钟推测,目前世界上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都是来自于大约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男性智人,他被称为“Y染色体亚当”。同样地,当时也有其他男性,但到了某一代,他们只有女性后代,导致他们的Y染色体失传。

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她和他都把各自的DNA遗传给了现代全人类。通过分析现代人类身上的DNA还可以发现,非洲之外的人类身上都带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是全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一个有力证据。

人类祖先中的一部分大约在七八万年前走出非洲,他们与更早就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尼安德特人相遇,并进行了少量混血。此后,那些走出非洲的人类祖先再扩散到全世界繁衍生息,也把尼安德特人的DNA带向世界。

如果要追溯人类的最初起源,时间则要回溯到更早的240万年前。当时,一支南方古猿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挑战,差异不断在它们身上积累,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直到240万年前的某一时候,它们变得与祖先有很大的不同,最终进化成为一个新物种,这就是会使用和制作工具的能人,他们是人属中的第一个物种,是现代人类的最初祖先。

出处:火星科普
------------------------------------------         短评留言         ------------------------------------------


栏目:镜头
2021-12-19[荐] (
微文周刊 2021年第20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