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苏联军队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的名字为“西方八一”。
那么,苏军的西方八一演习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军事演习?为何苏联军队能在不到2周的时间内占领整个欧洲大陆?
上图_ 八一军事演习 旧照
什么是西方八一演习?
西方八一演习是苏联军队于1981年9月举办的一次模拟陆军战役战略兵团在诸军兵种和战术核武器的支援下进行的一次方面军进攻级别的大纵深进攻作战演习,参加演习的苏军除了陆军机械化部队,还有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部队、苏军的中近程导弹部队、海军舰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部队,苏军投入坦克1500多辆,装甲车和步兵战车1200多辆,2个空降兵师,战略火箭军和陆军火箭炮兵某部,海军一个舰队和若干海军陆战团参加军演。
演习开始时间为1981年的9月14日,苏联所有的军政要员和来自华约的将军都来观摩军演。根据演习展示的成果,一旦华约和北约在1980年代爆发战争,苏联方面将在8天内占领整个欧洲大陆。1981年的西方八一演习所体现出的正是苏联军力的巅峰状态。
上图_ 八一军演坦克部队
那么,1980年代的苏军为何有绝对的把握能在8天内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呢?
第一,从美国苏联的国力对比上看,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是苏联国力再次增加,美国国力严重下滑的时代。这是苏军有把握能在较短时间内拿下整个欧洲的根本原因。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不得不承认,虽然当今的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1980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遭到了苏联的严重挑战,苏联在某些方面还一度超过美国。
美国的衰落起始于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被迫从越南撤军。除了伤亡30多万美军的伤亡和2500亿美元却没有任何效果的巨大花费。越南战争带来了美国国内社会的一系列矛盾,美国国内黑人和白人的矛盾日益增加,国民的反战游行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国内一系列矛盾的焦头烂额的形势,美国当局只能将目光转移到国内,发展经济稳定民生来缓和美国的国内矛盾。
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美国无暇过分管理外面的事情,就连伊朗国内爆发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美国都懒得干预。
上图_ 越南战争
美国国力因为越南战争而衰落,而苏联国力却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如日中天。1970年代,苏联因石油贸易带来了国力的快速增长,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全面增强。依靠越南战争,支持越南军队抗击美军。苏联控制了中南半岛,威胁东南亚的美军基地。通过进攻阿富汗,苏联逐渐威胁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西亚的亲美国家。
由于财富的增加,勃列日涅夫疯狂的扩军备战。到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苏联的洲际导弹数量超过美国。苏联有1300枚洲际导弹,而美国只有1054枚洲际导弹。再加上苏联和埃及、越南等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加强和印度、叙利亚、古巴、朝鲜和东欧国家的往来,苏联的势力遍布欧洲、亚洲和非洲、拉美地区,苏联的综合实力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某些方面(比如洲际导弹数量)超过美国。
上图_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
第二,由于苏联的国力比1970年代到1980年代比美国发展更快,苏联的常规军力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对美国形成一定的优势。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苏联是“武德充沛”的苏联,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苏联军队在当时的总兵力超过500万人,其中陆军有200万人,有200个左右的各类作战师,拥有坦克53000多辆、步兵战车63000多辆、火炮48000多门、陆军航空兵直升机4000多架,苏联国土防空军有1200多架飞机,苏联空军有各类飞机和直升机11000多架,其中一线作战的战斗机和攻击机6000多架,战略轰炸机670架。苏联海军航空兵还有1000架作战飞机。
上图_ 八一军事演习 旧照
苏联海军实力整体不如美国,但欧洲战争主要以空军和陆军为主,苏联海军负责运输保障和登陆作战,满足苏军现有的作战需求,其海军实力较弱对苏联进攻欧洲不会带来致命影响。
而美国这边,拥有军队200多万人,其中陆军78万人,有16个陆军作战师。美国陆军有坦克13000辆、装甲步兵战车20000多辆、火炮1万多门、陆军航空兵直升机8000多架。美国空军包含战略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运输机和预警机等机型,有各类飞机5600多架。其中一线的战斗机、攻击机等机型有飞机4000多架。战略空军有轰炸机300多架。
上图_ 八一军演 中的米24武装直升机编队
总结一下数据,苏联对美国形成的军力优势包含:
苏联现役部队总兵力:美国现役部队总兵力——500多万:200多万。
苏联坦克数量:美国坦克数量——53000多辆:13000多辆。
苏联步兵战车数量:美国步兵战车数量——63000多辆:20000多辆。
苏联陆军火炮数量:美国陆军火炮数量——48000多门:10000多门。
苏联空军一线飞机数量:美国空军一线飞机数量:6000多架;4000多架。
很明显,美国除了海军有航母战斗群的优势,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优势(美国陆军有8000多架直升机,苏联陆军有4000多架直升机),在陆军总兵力、现役部队总兵力和火炮、坦克、空军常规作战飞机、轰炸机的对比上,苏联对美国形成绝对优势。
上图_ 北约 华约
第三,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的军力超过了美国为首的,能在欧洲投入的北约集团的军力。
在欧洲战场,美国军队有35万人,有坦克5000多辆、空军有飞机725架。整个北约阵营加起来,现役部队在欧洲战场能投入的总兵力200万人,北约各国陆军所有的坦克加起来也就22000辆坦克,北约能投入的一线作战飞机有3700多架。
而在当时的东欧地区,苏联“西方战区”投入的军队就有陆军30多个师、坦克14000辆,海军和空军的飞机有2300多架。如果欧洲爆发战争,苏联的西南战区也会支持西方战区参战,从欧洲南部的希腊等国展开进攻。
上图_ 老式的T34坦克
加上苏联西南战区的兵力,苏军在整个欧洲方向就能投入70个师,陆军兵力超过百万人,坦克24000辆。空军和海军的飞机4500多架,超过了北约空军整体的实力。如果再加上整个华约的兵力,华沙条约集团能投入兵力会超过200万人,坦克超过5万辆,各类作战飞机在6800架左右。
表面上看,华约和北约在欧洲地区的军力对比都是兵力相当,都是200万现役部队。但是,华约在坦克、飞机等常规武器的数量上超过了北约,苏联在欧洲的驻军为百万人,超过美国在欧洲驻军总兵力35万人。再加上苏联整体军力在坦克、火炮、飞机数量方面超过美国,苏联和华约就有充分的把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拿下整个欧洲。
上图_ T-64主战坦克
第三,苏联军队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全面更新换代。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的常规装备不仅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但质量上不亚于美国。苏联陆军的坦克,T72和T64开始装备部队,T80坦克也开始服役。苏联陆军航空兵的米24直升机提升了战斗力。
而苏联的SS21近程导弹和SS20中程导弹提升了陆军导弹兵和战略火箭军的中近程常规打击、核打击能力。苏联空军的米格23、苏24和苏25等飞机的服役,提升了苏联前线航空兵夺取制空权,强击航空兵对敌军实施浅近纵深实施战略轰炸的实力。苏联海军研发的航母提升了海军舰艇部队的近距离海岸支援能力。
上图_ 苏25攻击机
第四,苏联实施了由奥加尔科夫元帅主导的军事改革,奥加尔科夫早年参加苏德战争。
在冷战高峰时期,奥加尔科夫结合苏德战争苏军作战的经验教训和美国越南战争的教训,提出了著名的新军事变革理论。奥加尔科夫希望能用一种模块化的指挥体系,指挥苏军的每个一线部队,为每个军官和士兵提供最准确的一手作战信息,并指挥苏军各个部队按照最新的作战信息制定计划消灭敌人。这种带有信息化战争萌芽色彩的思想在西方八一演习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
奥加尔科夫和乌斯季诺夫在西方八一演习中使用了苏联的高科技指挥系统,并让苏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高科技指挥系统的应用让苏军各个部队的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随着奥加尔科夫于1984年离开总参谋部,其本人倡导的苏军改革被迫停止。而奥加尔科夫的军事思想被美国几乎全部学到,打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
上图_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 (1917年10月30日-1994年1月23日),苏联军事家
第五,苏军的设想在西方八一演习中得到了完美的实现。
按照苏军大纵深理论的指导,苏军在西方八一演习中模拟了华约联军进攻北约的行动。刚开始,苏联出动炮兵、空军航空兵和SS20、SS21等型号的导弹对北约各个军事目标实施全面的火力覆盖,夺取制空权。制空权拿下后,苏军一线坦克部队展开全面进攻,空降兵在敌后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苏军的导弹模拟打击荷兰等西欧国家境内的目标,防止敌军增援。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海军配合正面战场的苏军作战,扰乱敌人的后方。
上图_ 隶属于东德(民主德国)第6海岸边防旅的G83号巡逻艇,装备两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
经过反复激战,苏军打开了一个宽10公里的突破口,苏军坦克部队迎着敌人的炮火突破敌人的重重防线,而苏军的T80坦克就像赛车飙车一样,以每天80公里的速度快速冲向欧洲大陆的最西边。
由于苏军第7空降师夺占了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实际上在明斯克机场空降,模拟夺取法兰克福机场),北约部队的集结困难重重。再加上苏联海军在西德北部实施登陆行动,苏军的海军轰炸机和舰艇密集发射导弹,饱和攻击北约的岸防阵地,配合苏军正面战场的进攻作战,北约的防御体系就全面崩溃了。即便30多万美军拼死抵抗也无法阻挡苏军的进攻。最终,苏军将在8天内占领整个欧洲大陆。
作者:孙毅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比肩西方八一——谈谈东方2018战略演习》 含桀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2]《苏式现代化进攻典范——华约“西方-81”大演习震撼全欧洲》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