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82109145e2a54d83b0f7e231768f1b04.jpeg)
俄罗斯人有充分的理由珍视他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开创性的作品。1940年由莱昂尼德·拉夫罗夫斯基编舞,普罗科菲耶夫谱曲,当时它首次在西方上演,之后一代又一代的舞蹈演员和音乐家们为之不懈追求。
今天这场演出绝对是《罗朱》芭蕾舞剧当今的最佳版本。音乐沙皇捷吉耶夫领衔马林斯基全套人马倾情演出,是这个周末最好的芭蕾盛宴。
一些问题是拉夫罗夫斯基最初编舞的固有问题,特别是蒙太古-凯普莱特世仇的阶段性问题,它缺乏任何真正的暴力威胁。第二幕主要是欢乐的城镇居民摇动手鼓,而不是血腥的帮派,渴望使用他们的剑。
资深舞蹈家弗拉基米尔·波诺马雷夫(Vladimir Ponomarev)现在扮演凯普莱特勋爵。尤里·斯梅卡洛夫(Yuri Smekalov)饰演的跃跃欲试的提伯特带着一种权力的假笑。
最引人入胜的是这对情侣的表演。弗拉基米尔·什克里亚洛夫(Vladimir Shklyarov)是一位近乎完美的罗密欧,他跳舞时线条清晰、活泼,演技中充满了无私的浪漫情调。戴安娜·维什尼娃(Diana Vishneva)的朱丽叶反应灵敏,从幼稚的任性到逐渐成熟都演绎得非常精妙。他们在一起的死亡现场是痛苦的:罗密欧把朱丽叶的身体举到夜空,好像在责骂上帝。最后舞台上的烛光哀悼场景就是俄罗斯芭蕾舞其史诗般的辉煌展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a0f1d172c2e24cc99c1d736b465386d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146d668747b944c18a6df6d89890426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b6dcb746901947afab86a63b74587c6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6ae9fe2201b942418fad1420ee6fb700.gif)
戴安娜·维什尼娃
(Diana Vishneva 1976—)
马林斯基首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df925c0e94cd42a098ed9be41c47cee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e58b8375953145df93fe90d57e73f0a4.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7b292e23f21c44fb979ed1b7836d35e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374ef7bd211c4bc0bab8a6debdbc75ae.gif)
弗拉基米尔·什克里亚洛夫
(Vladimir Shklyarov 1985—)
马林斯基首席
巴伐利亚舞剧院和皇家芭蕾舞团的客座首席
芭蕾舞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d993b445df8746a485e56534acd36351.jpeg)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64,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成的四幕大型芭蕾舞剧,于1934年开始创作,1935年9月完成,这是作曲家其中一部最著名的芭蕾音乐作品,并与《三个橘子之恋》和《灰姑娘》合称为作曲家三大剧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7e0a0df220744164b11eaa28f17f0ecb.jpeg)
作曲家后来亦将乐曲部分乐章改编成为管弦乐组曲出版,共编成了三套;另外亦有一套以钢琴组曲形成出版。
这部作品最先是受剧场总监兼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谢尔盖·拉德洛夫(Sergei Radlov)和剧作家阿德里安·皮尔托夫斯基(Adrian Piotrovsky)所提议而创作的。皮尔托夫斯基当时任职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他把一些预定角色的资料交给普罗科菲耶夫参考,希望他能为该舞团委约创作一出新的芭蕾舞剧。而负责首演时的指挥家尤利·费耶(Yuri Fayer)亦在音乐上为普罗科菲耶夫提供了不少意见。然而,当普罗科菲耶夫于翌年完稿,把初稿交给舞团时,却被团内的舞者评为“音乐不可能配合舞步”而拒演。费耶于是建议改由交基洛夫芭蕾舞团(现改称为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负责首演。
乐曲的故事背景大致与莎士比亚的原著相约,不过最初的版本,普罗科菲耶夫把结局改成为“大团圆”结局,可是就在乐曲写成后的数个月,却发生了“真理报”事件,1936年1月28日起,斯大林以匿名方式在《真理报》社论中发表一系列的文章(包括导火线《混沌代替了音乐》及其他文章),抨击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穆森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继而亦引伸出对其他艺术家的指责,皮尔托夫斯基因被指有份撰写肖斯塔科维奇的另一出歌剧《清澈的溪流》的剧本,后来遭内务人民委员部拘捕及私下处决。因此,费耶私下与普罗科菲耶夫沟通,建议他把结局改回至和原著相同,以免遭受无辜的政治牵连。最终普罗科菲耶夫接受了建议,但原本答应演出的基洛夫芭蕾舞团,亦因应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拒绝演出。
改写后的版本最终要到1938年于捷克布尔诺才首度公演,并得到不少正面的评价。这时,时任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舞蹈总监莱昂尼德·拉夫洛夫斯基(Leonid Lavrovsky)终于愿意演出这部作品,1940年1月11日,舞剧终于首次于苏联本土上演,由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Konstantin Mikhailovich Sergeyev)及加林娜·乌兰诺娃分别饰演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个版本至今仍然被视为最权威的演绎版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d46c268c49b04d0da1d0b7be83b86c55.jpeg)
1952年2月1日于苏联国立波修瓦艺术剧院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照,由加林娜·乌兰诺娃饰演朱丽叶一角(相片经过彩色处理)。
2008年7月4日,在得到普罗科菲耶夫家族成员和俄罗斯国家档案局的批准下,音乐学者西门·摩利臣从俄罗斯国家档案局中获得了最初版本的手稿,经重新整理乐谱后,由马可·莫里斯及莫里斯舞蹈团于英国及美国作巡回演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bc8a70c7cff34b1496980ea94ab2c2a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