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7年第0期

>>

人文 栏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宋勾践的人,他和当时的士人一样,喜欢游说君王,论述己见,但并不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难免经常郁闷。孟子就用上述这段话教导他如何才能安详自得。于是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一剂强有力的疗心圣药,对人对己,对整个社会都有莫大意义。 

  在《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一书中,南怀瑾向人们讲解《易经》中的两个重点--时位与贵贱时,也提到了孟子的这段话。无非是告诉人们,如果时运不济,管不了外面的事,至少先把自己管好,随遇而安,乐得自在。而一旦有机会出来做事,人就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把自己全部贡献出去,服务整个社会。

 

所以,他告诫年轻人不要怨恨也不要发牢骚,不要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站得起来,懂不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我们如果把这看做孟子的教育观,再与今天一切向钱看的世相比照,那么确实值得深思一番。


  这番话的字面意义不难理解,但要想真正地融会贯通却是难上加难,即使圣明如孔子也是在经历了若干年后才明白这番道理,而这番道理是在老子告诉孔子后,他又研习了《易经》才真正领悟的。 

  老子晚年当了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正值壮年的孔子慕名而去,虚心求教。孔子自我陈述了一番后,老子指出,你潜心研究的古人都已成过眼云烟。时运到了,君子应乘时而起,做出一番成绩;时运不佳,就低调做事,老实做人。就像富人表现得很平凡,君子也大智若愚。最后,老子告诫孔子,戒骄戒躁,淡泊名利。 

  孔子一时没有理解,也难以理解,因为道家的思想和孔子正想建功立业的抱负相冲突,他回去后对弟子形容,老子像龙一样变幻莫测,无人能识其全貌,远远超出他的认知所及。后来,孔圣人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壮志难酬。历尽坎坷的孔子潜心研读《易经》后恍然大悟,这才彻底明白老子对他说的“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以行”那句话。 

  但儒家和道家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儒家所说的“独善其身”是“穷不失义”,是“修身见于世”,而绝不是道家的难得糊涂、玩世不恭。道家主张万法自然,追求逍遥自在,不论是非,所以才会产生不知是庄周变蝶,还是蝶变庄周的恍惚。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白居易的一生恰恰演绎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造福天下;在失去权势后,韬光养晦,寄情山水,真正做到宠辱不惊。 

  白居易自幼家贫,但痴于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所以对民间疾苦深有感触。又因为他拥有“独善”和“兼济”的人生抱负,在他成为中唐诗坛领袖级人物后,依然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以诗歌表达民意。他在《与元九书》中说道:“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公元800年,年轻有为的白居易便意气风发,以进士第四名的成绩踏入仕途,两年后当上秘书省校书郎,此后一路迁升,仕途通达,814年出任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为官期间目睹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吏治腐败、宦官当道、朋党之争等问题深恶痛绝,怀着忧国忧民的“中兴”意识和“济世”思想,他连续写出多篇政论对策,慷慨陈词,针砭时弊,极力探究解决的办法,希望改进时局。

 

在任期间,他敢言直谏,据理力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宦官与朋党,不怕忤逆权贵。815年6月,因为党争激烈,当朝宰相竟然被刺,白居易愤然上书,请求立案侦察追捕刺客,结果被冠以出位、越职言事的罪名赶出京城,贬谪江州,遭遇仕途上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于是,白居易依山建起草堂,研习读书。此后,他的仕途起起伏伏,最终闲居洛阳,享受独善其身的闲适,至死而已。回顾一生,以44岁为界,白居易的前半生达为兼济天下,后半生则是独善其身。其实,即使白居易后来偶尔徜徉在闲适中,也丝毫没有放弃对政治的关心。在杭州期间,他半官半隐,致力于为百姓谋福利,为当地人民修建了西湖白堤,成为佳话。就像他在《江州司马厅记》中发的那通牢骚所言:兼济天下而为官,无一日快乐;独善其身而自为,终身不会苦闷。 

  作为中国文人的信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精神千古流传,在不同时代焕发着同样迷人的光彩。季羡林可谓是最后几位可被称为大师的人物之一,他为世人敬仰,不仅是因为他24卷的《季羡林文集》蔚为大观,还因为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的可贵人格。

 

在季老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时,颁奖词这样评价他: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出处:读历史(公众号)
------------------------------------------         短评留言         ------------------------------------------


栏目:人文
2017-07-26[荐]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